颜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(颜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有哪些)

更新时间: 2022-11-17 23:45:49

    颜姓是中国姓氏之一,颜姓在中国人口中排名第一百一十二位,在湘、桂、鄂等地区有一定影响。当今颜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13%,总人口接近170万。

    颜姓源出基本有三:出自曹姓(这一支主要奉曹夷父及其后人颜回为始祖);出自姬姓(这一支主要奉周公旦、伯禽父子为始祖);他族改姓而来。颜姓的名人主要有颜回、颜延之、颜之推、颜真卿、颜元等人。

    历史发展起源曹姓

    源于曹姓,陆终之后。据《陈留风俗传》、及《通志·氏族略》等载,出自古邾国国君曹夷父(曹甫,字伯颜)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第一个以颜为姓的人是夷甫的次子小邾国国君颜友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陆终生六子:长子昆吾,封国在卫;次子参胡,封国在韩;三子彭祖,封国在徐;四子会人,封国在郑;五子晏安,封国在邾;六子季连,封国在楚。五子晏安以曹为姓,历经唐虞、夏、商诸代,传承情况缺乏史料记载。商亡,周兴。周武王统一天下后,为巩固其统治地位,大举兴灭国、继绝世的政治措施,封古邾国晏安的后裔侠为邾子,其封国北邻鲁国,占有今邹城、滕州、费县西部、济宁、鱼台东部的土地。侠生辉,辉生成,成生车辅,车辅生将新,将新生訾父,訾父生夷父(亦作"甫"),夷父,字伯颜。从邾国的宗子曹侠经过七代传到了夷父。此时姬姓鲁国从伯禽起君位已传六代十君,在位的君主为鲁懿公姬戏,懿公戏是鲁武公的次子,因受周宣王静的偏爱,立为鲁君。

    颜姓

    鲁懿公九年(公元前807年),鲁武公长子姬括的儿子伯御策动鲁人攻杀鲁懿公,伯御自立为鲁君。伯御在位十一年。后来,周宣王举兵伐鲁,杀了伯御,拥立姬戏的弟弟称为鲁国国君,即鲁孝公。周天子宣王姬静举兵讨伐自立为鲁君的伯御时,与鲁国相邻的邾国接受周宣王的命令,协助王师讨伐伯御成功。周宣王因邾国国君夷父伯颜有功于周王室,于是赐夷父为公爵,故而在《春秋公羊传》中称他为颜公。夷父,字颜,又称邾颜公,即邾国君位后称伯颜,谥邾武公。他有二子、一弟。长子夏父,次子友,弟弟叔术。长子夏父承袭武公爵位,在曹姓邾国做国君,传二十九世,战国末叶被楚宣王所灭。次子友被封到倪地,国名小邾,史称小邾。小邾国东邻鲁国,西北与邾国接壤,西南邻滥国。邾武公伯颜的弟弟叔术则被封于滥国。姬友被封于小邾国后,对曹姓邾国来说已是另一支派,其后裔不得继续以曹为姓,于是姬友根据当时的周礼所规,以其父邾武公夷父的字"颜"为氏,小邾遂为颜氏国,在颜氏族谱中称姬友为颜友。

    后邾国被楚国所灭,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,称颜氏,史称颜氏正宗。颜氏族人大多尊奉夷父为得姓始祖。

    姬姓

    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颜邑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西周初年,周公旦被封为鲁国国君,因在朝廷任职脱不开身,因而派长子伯禽到鲁国赴任。

    后来,伯禽又把子孙中的一支分封在颜邑(今山东邹县),使他们任职于鲁国,衣食于颜邑;这支周公的后代,后来以地名为姓氏,称颜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    北戎等族

    源于北戎,东胡族,濊貊、肃慎,蒙古族、东胡族乞颜部,属于以历史事件仿生为氏。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等中记载:乞颜氏,古称乞雅惕氏、或乞牙惕氏,亦称奇颜氏、怯特氏、奇渥温氏、乞雅惕氏、其莫额德氏、其木德氏、乞袁氏等,都是由乞颜氏部族分衍的氏族名称,是蒙古姓氏中最古老姓氏,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了。随着氏族人口的不断增加,乞颜部逐渐分衍出多个分支氏族。新增加的氏族名称又成为其氏族成员的血缘标记,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核心族人仍保持以"乞颜"为姓氏。乞颜,有时也称做"乞雅惕"。在蒙古语中,"惕"是词尾复数附加成分,表示众多的意思,在蒙古语词汇中,"惕"、"特"、"德"等字,均表示为复数。

    乞颜氏族人的汉姓多是以谐音汉字所改的单字汉姓,主要颜氏、吴氏、乌氏、邬氏、齐氏、祁氏、陈氏、秦氏等。主儿乞氏,多改汉字姓多为朱氏、周氏、康氏、齐氏、祁氏、陈氏、秦氏等。而更加古老的乞颜氏,其族人的汉姓多是以谐音汉字所改的单字汉姓,主要有颜氏、齐氏、祁氏、陈氏、秦氏、吴氏、乌氏、邬氏等。

    回族

    其它民族融入回族的也有,如回族的宛姓、颜姓,源出满族的完颜氏。

    满族

    源于满族,出自辽国属蕃女真巴颜部,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皇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满族巴颜氏,亦称巴雅氏,源出辽国时期的附属蕃国女真巴颜部,其部原居巴颜沟一带(今黑龙江哈尔滨木兰),因以为部落称谓,部众引为姓氏,满语为BayanHala,汉义"众多、富裕"。辽国灭亡之后,巴颜部移居齐齐哈尔(今吉林齐齐哈尔)、虎尔哈(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)、木伦(今黑龙江省穆棱、鸡东、密山一带),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
    在清朝晚期以后,满族巴颜氏多冠汉姓为颜姓,富姓、于姓等。

    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满汉名臣传》、《满族的社会组织》、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等中记载:

    ⑴.满族尼玛奇氏,满语为NimaciHala,汉义"山羊皮",世居地待考,人口非常稀少,后冠汉姓为颜氏、于氏等。

    ⑵.满族松颜氏,满语为SungyanHala,世居尼亚满(今辽宁新宾尼亚满山区),所冠汉姓为颜氏。

    ⑶.满族舍颜氏,满语为SeyanHala,汉义"洁白",世居费雅朗阿(今辽宁新宾),所冠汉姓为颜氏。

    ⑷.满族唐颜氏,满语为TangyanHala,世居讷殷(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),所冠汉姓为颜氏、唐氏。

    ⑸.满族颜济氏,亦称燕济氏、严穆吉氏,满语为YangiHala,世居叶赫(今吉林梨树),后多冠汉姓为颜氏、杨氏等。

    ⑹.满族颜扎氏,亦称燕札氏、颜查氏、阎拉扎氏、颜之哈拉氏、库雅拉彦札氏,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颜盏部,以姓为氏,满语为YanjaHala,世居雅兰西楞(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)、叶赫(今吉林梨树)、哈达(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)、长白山等地,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清朝时期开始,民间多冠汉姓为颜氏、官家则多冠汉姓为阎氏、张氏等。

    ⑺.满族颜珠氏,亦称颜之氏、颜之哈拉氏,满语为YanjuHala,世居雅达珲春村(今吉林珲春海兰河西境),后多冠汉姓为颜氏、阎氏。

    鲜卑等族

    源于鲜卑族、党项族、鄂温克族等,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蒙古八旗姓》等中记载:乞颜氏,古称乞雅惕氏等,到了金、元时期,多有党项族、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,称乞颜氏,或称恰特氏、怯特氏,满语拼音为KiyatHala或CiyatHala,即乞颜氏的异读,世居锡喇塔拉(今甘肃张掖永固镇、武威一带),后多冠汉姓为颜氏,奇氏。

    蒙古族

    源于蒙古族,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巴颜部,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。蒙古族巴颜氏,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巴颜部,是蒙古族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,世居敖汉(今内蒙古敖汉旗)。巴颜部后分衍有敖汉氏、阿尔塔斯氏、巴颜氏、博尔克氏、鄂尔敦氏、奈曼氏、萨尔图氏、萨尔屯氏、萨勒珠特氏、伊勒门氏等蒙古族、满族、达斡尔族、鄂温克族、锡伯族等少数民族的姓氏。

    蒙古族巴颜氏,在明朝时期即多冠汉姓为巴氏、博氏、颜氏等。

    女真族

    源于女真族,出自东北金国时期女真完颜部,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。完颜部,是女真民族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。按史籍《金史》的记载,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,女真族是由该地区的古朱里真人组成的,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。到了南宋理宗赵昀端平元年(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,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,公元1234年),南宋与蒙古联军灭亡了金国。此后,故金国女真贵族完颜氏多迁居完颜(今吉林通化及其西南地区)、讷图(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)、喀拉沁(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)、英额(今辽宁清原)、佛阿拉(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)、新京(今辽宁新宾永陵镇)、大凌河(今辽宁锦县)等地区,其中有被蒙古军队裹挟入蒙古诸部落中者,将完颜姓氏带入了蒙古族。

    在明朝时期和清朝中叶以前,完颜氏(或兀颜氏)即多冠汉字姓为颜氏、汪氏、王氏、鄢氏、张氏、完氏、赵氏、顾氏、瀛氏、魁氏等。

    锡伯族

    源于锡伯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锡伯族颜济哩氏,亦称杨吉哩氏、焉哲勒氏,世居沈阳(今辽宁沈阳)、伯都讷(今吉林松源)等地。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,满语为YangiriHala。

    清朝中叶以后,锡伯族、满族颜济哩氏多冠汉姓为颜氏、阎氏、杨氏、韩氏、沈氏等。

    契丹族

    源于契丹族,出自辽国末期将军耶律·慎思,属于帝王赐改姓汉化为氏。北宋宣和七年(辽保大五年,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,公元1125年),辽国中京大定府(今辽宁宁城西大名城)被金国攻陷,辽天祚帝耶律·延禧在鸳鸯泺捺钵,闻讯后急走西京大同府(今山西大同)一带,乘轻骑逃入夹山(今内蒙古萨拉齐大青山)。在金天会年间,金国有个著名的将军完颜·元宜,就是耶律·慎思的儿子,他在灭北宋的系列战争中功勋卓著,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。到了金大定二十五年(公元1185年),完颜·元宜之子完颜·习涅阿补晋升为符宝祗候,请求依着女真族人的惯例迁官,金世宗完颜雍不愿意外族人臣领有重位,因此说:"当年先帝赐姓,只是一时之权宜。"当即诏令完颜·习涅阿补还复本姓耶律氏。完颜·习涅阿补不敢抗旨,只好改回耶律氏,如此一来,就失去了所有的贵族身份和地位。

    后来,耶律·习涅阿补(完颜·习涅阿补)的后代少有为官为将者,却有保持完颜姓氏者,在南宋与蒙古联合灭金国后,即改汉姓为颜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    其他少数民族

   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
    今台湾省高山族土著、毛难族,白族等少数民族中,均有颜氏族人分布。

    迁徙分布

    迁徙

    颜氏是一个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二位,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13%左右。

    颜姓

    在先秦时期,颜人活动于山东地区,汉晋时期仍以山东为中心,西向河北,南穿江苏,到东晋永嘉年间过长江进入南京地区,不久安徽、浙江都有颜姓的足迹了。到唐宋时,颜姓由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地向四川和江南散布,五代末颜姓经江西已抵达福建。

    魏晋南北朝时,世居在琅琊、东鲁一带的颜氏族人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动荡不安而受影响,反而高官不断,族大人众,并发展成为颜氏琅琊、鲁国郡望。

    颜氏族人入川始于唐朝时期,有颜有意,由成都县令官至刺史。

    明朝初期,颜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湖北省等地。

    清朝初期,颜氏族人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居四川,进而播迁云、贵。康乾年间,有山东之颜氏族人闯关东入东北三省。清朝末期,颜氏族人已广布全国各地。

    颜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分布中,尤以山东省为多,山东省颜氏约占全国颜氏人口的30%以上。

    宋朝时期,颜姓大约有9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2%,排在第一百二十三位。颜姓第一大省是江西,约占全国颜姓总人口的25%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、江苏、山东,这三省颜姓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63%,其次分布于湖北、安徽、四川等省。全国颜姓主要集中在从山东、经江苏、江西的一条地带上。

    明朝时期,颜姓大约有10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1%,排在第一百四十位。宋、元、明期间,颜姓人口几乎没有增长,原因是凡主体在北方的姓族,几乎都受到了战乱的伤害,颜姓也不例外。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等,山东省颜姓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大部分,其次分布于河北、河南、江西等。宋、元、明期间,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。

    分布

    当代颜姓的人口已近170万,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,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.13%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,颜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。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三省区,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超过一半,其次分布于四川、江苏、江西、浙江等,这些省的颜姓又集中了很大部分,颜姓分布很不平衡,颜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:在山东大部、湖北南部、贵州大部、云南东南、四川北段、青海东部、甘肃中西部、鲁苏交界地区、黑吉东部,颜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.22%以上,中心地区可达2.2%以上,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1%的颜姓人群。在鲁苏大部、安徽、江西东北、河南东南、湖北北部、陕西南端、甘肃东南、宁夏西部、;内蒙古西部、云川大部、重庆、贵州西北、黑龙江西部、吉林中部,颜姓在人群中的频率在0.11%一0.22%之间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.2%,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%的颜姓人群。

    部分始祖

    曹夷父(曹伯颜,邾武公):夷父,字颜,又称邾颜公,即位后称邾武公。传说上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,一次产下六子,依序为樊、惠连、莱言、安、季连。后周武王兴师克纣,大肆分封诸侯,就把陆终五子安的一个叫做挟的裔孙,封于邾地,最初乃鲁国之附庸,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,因其字为颜,《公羊传》谓之颜公。后邾国被楚国所灭,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,称颜姓。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。

名字工具